紫背天葵深液流无土栽培技术
【更新时间:2014-01-13】 【
打印 】 【 关闭 】【 我要顶 】
紫背天葵,又名红背菜、紫背菜、血皮菜、观音苋、红风菜、两色三七草、当归菜等,为菊科土三七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原产于中国南部地区,在福建、广东、海南、四川等地野外均有分布。紫背天葵营养丰富,食用部分为嫩叶和嫩梢,可凉拌、炒食、作汤、糖醋渍或作火锅料,具有特殊香味,脆嫩可口。此外紫背天葵还具有药用价值,可治疗咳血、血崩、痛经、支气管炎、盆腔炎、中暑、阿米巴痢疾等疾病,外用可止血。无土栽培紫背天葵,可提高其品质、产量和商品价值,节省劳动力,实现大面积周年栽培。
一、植物学特征
紫背天葵有红叶种和紫茎绿叶种两个类型。全株肉质,分枝性强。根粗壮发达,侧根多。茎近圆形、直立、绿色、带紫红,嫩茎紫红色,被茸毛。叶宽披针形,先端尖,叶缘锯齿状,叶面绿色,略带紫,叶背紫红色,表面蜡质有光泽。头状花序,在花序梗上呈伞房状排列,花筒状,黄色,两性花。果实为瘦果,种子矩圆形,很少结籽。
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紫背天葵抗逆性强,耐旱、耐热、耐贫脊。生长适温20-30℃,可忍耐3℃的低温,5℃以上不会冻死,但怕霜冻,3℃以下易冻死。喜光,在阳光充足条件下生长健壮,又较耐阴,适宜保护地周年栽培。
三、深液流无土栽培技术
深水栽培紫背天葵是将根系置于栽培床的营养液中,随根系生长调节营养液的液面,以利根系吸收氧气。
1、扦插繁殖和定植
⑴扦插繁殖。由于紫背天葵很少结籽,因此一般采用扦插繁殖。从健壮植株上剪下长约10cm的嫩梢,将下部2-3片叶子摘掉,然后直接固定在定植杯里集中到育苗槽内育苗,槽内放清水浸至插梢下端1.5cm处,15-20d插梢长根成活。
⑵定植。定植杯里的插梢长根后即可移植到栽培槽上。按每m2定植40株计算,每667 m2定植19200株。
2、营养液管理
⑴营养液配方。紫背天葵的营养液配方用肥为:硝酸钙[Ca(NO3)2·4H2O]589g/t、硝酸钾886.9g/t、硝酸铵57.1g/t、硫酸镁(MgSO4·7H2O)182.5g/t、硫酸钾53.5g/t、磷酸223mL/t、螯合铁16g/t、硼酸3g/t、硫酸锰2g/t、硫酸锌0.22g/t、硫酸铜0.08g/t、钼酸铵0.5g/t。定植初期营养液浓度宜低不宜高,以利植株生长,因而配方总剂量分两次添加,即首次添加1/2剂量,1周后再添加余下的1/2剂量。
⑵营养液浓度管理。水培紫背天葵营养液适应范围很广,在EC值1.5-3.5范围内都能生长,生理上未见异常。一般管理浓度以EC值2.0-2.5为宜。
⑶营养液酸度控制。每周定期测定营养液酸碱度一次。紫背天葵适宜在pH值6.0-6.9范围内生长,若营养液pH值高于或低于此范围,应及时用磷酸(硝酸)或氢氧化钠等进行调整。
⑷营养液的液面调节和循环流动管理。定植初期紫背天葵根系还不够发达,营养液的液面要到定植杯底部1-2cm,以利植株吸收肥水。待植株根系发达时,液面逐渐降至距定植板底部4-6cm处,使部分根系能充分吸收空气中的氧气。加定时器,采用间断循环给液法,每天上午和下午各循环3次,每次20min。
⑸营养液更换。紫背天葵一次扦插后可周年栽培。为防止因营养液长时间循环使用而引起有害物质积累过多,养分失衡,影响植株正常生长,应每隔3个月更换1次营养液。方法是:抽走1/2的营养液,再补足清水和2/5剂量的原配方营养液。
3、病虫害防治。水培紫背天葵病虫害极少,但管理不当也会发生根(茎)腐病、蚜虫等病虫害。一般采取揭膜通风透气、调节适宜温湿度等农业防治措施, 一旦发病,可用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或10%大功臣40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5d喷药1次,连喷2-3次,并及时清除病株,补种新苗。
4、温湿度调控。紫背天葵耐热不耐寒,怕霜冻,因此冬春低温季节(11月-翌年3月)需用塑料薄膜封棚保温栽培,确保越冬;夏秋季气温较高,应使用遮阳网,并揭膜通风,降低棚内温湿度,减少病虫害发生,提高品质和产量。
5、及时采收。定植后20-25d,苗高20cm左右,顶端心叶尚未展开时采收。采收时,摘取长10-15cm,先端具5-6片嫩叶的嫩梢,基部留2-4片叶,以便萌发新的腋芽,供下次采收用。以后每隔10-15d采收1次,常年采收,每667 m2产量8000-10000kg。
6、合理留种。春季3-4月开花,6月-7月结籽成熟。当花朵吐出白絮时即可采收,晾干,秋季播种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