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多用途的夜来香
【更新时间:2014-03-05】 【
打印 】 【 关闭 】【 我要顶 】
夜来香,拉丁学名Telosma cordatum(Burm.F.)Merr.,别名:夜香花、夜兰香、千里香。属多年生缠绕性藤状灌木,其小枝柔弱、有毛,折断后溢出白色液汁。单叶对生、宽卵形,先端短渐尖,基部深心形,全缘。花序腋生,花多数,花冠黄绿色,一年四季开花,盛花期于春节前后。花味芳香,夜间香气尤浓。果披针形,长约7.5cm,外果皮厚;种子宽卵形,顶端有白绢质种毛。原产我国华南地区,现南方各省(区)均有少量零星栽培。其叶片、花、果实均可食,具有清肝明目、去翳、拔毒生肌的功能。中药上以干花治疗急慢性结合膜炎、角膜炎、角膜翳和由于麻疹引起的结膜炎。鲜叶外用于治疗疖脓肿、外伤糜烂。
一、生长习性
夜来香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要求疏松、肥沃、土层深厚的土壤。怕寒冷、忌积水。南方地区露地栽培,寒冷的北方需保护地种植。
二、栽培技术
1、繁殖方法。目前以扦插繁殖为主。
(1)选地与整地。选向阳、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地块,全垦细耙,一般做宽1.6m的畦,长短不拘,四周开好排水沟备种。也可用盆栽。
(2)扦插方法。选壮健母株的一年生充实枝条,截成长约15cm,含2个节间作插穗,斜插入苗床的沟中,插入深度以床土刚埋过2个节间为宜。行距约25cm左右,株距10cm左右。在气温20-25℃的条件下,插穗约20d左右生根发芽。苗期中耕除草1-2次。
(3)种植。苗高约25cm时可进行移栽。大田种植可作1.5m宽的畦,施基肥要均匀,且不能用未经腐熟的生肥,以免引起烧根。畦整好后在畦的两边挖穴种植,株距3m。少量种植可用盆栽置于家中阳台,最好用大盆或切一深30cm,宽60cm的槽种植。
2、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苗期中耕除草1-2次。大田定植后,因株行距较大,早期注意中耕除草或适当间种短期生蔬菜,植株成长后杂草不易生长,一般每年中耕除草2-3次。
(2)追肥。苗期结合中耕除草施稀薄人粪尿1-2次。大田栽培的于定植后结合中耕除草,每年施2-3次复合肥或腐熟的人畜粪尿,施肥后1-2d如无雨可浇水。盆栽者看植株生势给肥,约3个月左右施少量尿素。
(3)水分的管理。夜来香怕积水,宜见土干才浇水,雨天注意排除积水。阳台盆栽的,在干燥风大季节,每天要浇一透水。若条件许可应经常向叶面喷水,增加湿度,使植株生长旺盛。
(4)搭棚。大田栽培需搭高1.8m的水平棚,使枝蔓能均布生长。庭院栽培可因条件制宜。
(5)病虫害。夜来香未见有病害,但种植多年的老枝,常见有吹棉介壳虫为害,可涂抹松脂合剂杀虫,严重时可剪去有虫部分,使之重新发芽生长。
三、采收及利用
1、蔬菜。夜来香的叶、花、果均可作蔬菜,民间用盆栽或种于庭院周边作篱的,可随时采收,一般配以鸡蛋作汤,细滑、味美而芳香可口,清肝明目。
2、药用。夜来香的叶、花、果均可供药用,中药则以花入药。盛花期采收花,晒干或烘干均可。花或叶每日3-6g或果1个剖开水煎服,去翳、拔毒生肌,治结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