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病的防治
【更新时间:2014-02-02】 【
打印 】 【 关闭 】【 我要顶 】
一、 病毒性疾病
(一)疾病种类:
1、血液型脓病:蚕儿患病表现为狂躁不安爬行, 体躯肿胀、体色乳白、皮肤易破,血液呈混浊的乳白色,常爬行于蚕座四周,爬过的地方留下白色脓汁的痕迹。
2、中肠型脓病:患病蚕食桑减少,行动呆滞,逐渐停止食桑,胸部空虚,较健蚕小,体色失去青白色,呈陶土色,病情慢、病程长,严重时常呆伏于蚕座四周,排带白色粘粪。
3、病毒性软化病:病症与中肠型脓病很相似,但排出粪便稀烂不成形,病情加重粪水份增多,肠腔内前端充满黄绿色以至赤褐色的肠液。
4、浓核病:病症与病毒性软化病相似,外观无特异性病症。
(二)防治:
1、做好蚕宝蚕具、桑叶叶面消毒。蚕宝蚕具消毒可用蚕消毒净或消灭精。用蚕用消毒净消毒要1:250稀释,取本品一袋(含两小袋共100克)加水25公斤,搅拌溶解喷雾或浸渍消毒,每平方米用225毫升,保湿30分钟;用消毒精消毒也要1:250稀释,取本品一袋100克加水25公斤,搅拌溶解后喷洒或浸渍,每平方米225毫升,保湿30分钟。桑叶消毒用蚕用消毒净1:1000稀释,每袋100克加水100公斤,搅拌溶解后喷湿桑叶或浸渍桑叶后晾10分钟即可喂蚕。
2、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
3、改善环境条件,加强饲养管理。
二、 细菌性疾病
(一)疾病种类:
1.细菌性胃肠病:外表病症与病毒性软化病很相似。发病后食桑缓慢,排不正形软粪或污液(白色、褐色等)。
2.细菌性败血病:属急性病,病菌侵入后,24小时内蚕儿就死亡。可分黑胸败血病、青头败血病和灵菌败血病。
3.卒倒病(细菌毒素中毒症):可分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表现为:感染半小时后即停止吃叶,前半身抬起,身体抽搐抖动,突然倒毙,往往成堆,慢性则会经2-3天才陆续死亡。具体可归纳:两头空、中间塞、吃不进、屙不出。
(二)防治:
1.做好消毒防病工作。用蚕用消毒净或消灭精消毒,方法与防病毒病疾病一样。并加强饲养管理。
2.用抗菌素添食。使用克蚕菌胶囊,常用浓度为100单位:取本品1粒,内容物加入500毫升水搅拌溶解,喷于桑叶叶面,以湿润为宜。4龄期添食1-2次,5龄期添食2-4次。若小蚕3龄使用,要改加1000毫升水。
三、 真菌性疾病 :就是僵病,又称硬化病。家蚕僵病种类较多,可分白僵病、褐僵病及绿僵病等,以白僵病危害最严重。
防治方法:
①蚕宝蚕具彻底消毒。
②僵蚕尸体要及时烧毁或深埋。
③蚕室内粘砧用的浆糊要加防腐剂,防止发霉。
④进行蚕体蚕座消毒:用灭僵灵一袋(含两小包共40克)加1公斤新鲜石灰粉拌匀,均匀撒在蚕体上,一薄层霜就行,10分钟后撒焦糠或其它干燥材料,后再喂蚕。一张蚕种蚕座消毒一次用本品两袋(80克)。在收蚁后第一次给桑前及各龄期起蚕响食前使用一次即可。
四、 动物寄生病
(一) 多化性蝇蛆病
1.症状:寄生部位出现一个黑色的三角病斑,上有淡黄色蝇卵壳粘着。
2.防治:①捕杀蝇蛹。②应用“灭蚕蝇”杀蛆。体喷用300倍,喷于桑叶喂蚕用500倍液。5龄蚕隔天一次,4龄期用1-2次,3龄前不用。
(二) 壁虱病
1.病症:小蚕受害很快死亡,多数头胸突出,体色污暗;眠中受害不能脱皮而死;大蚕受害,有排连珠粪或不正形粪,肛门脱出,小毛脚蚕,头胸突出和蚕体弯曲、吐水等不同病状同时出现。
2.防治:用硫磺熏烟或300倍“灭蚕蝇”喷洒。蚕期发病要找出虱源并切断。迅速调匾,用“灭蚕蝇”喷洒蚕体,驱除壁虱。“灭蚕蝇”浓度为:1龄1000倍,2龄500倍,3~5龄用300倍,并不要在蚕室内堆放棉花、麦杆、稻草 、稻谷等。
五、 中毒症
(一) 农药中毒
1.症状:蚕有乱爬、吐水、胸部膨大、耳体缩短、抽搐等症状出现。
2.防治抢救:①采桑叶要在农药残毒期过后;②发现农药中毒要移动蚕位,撤掉毒桑;③立即将吐水、乱爬的中毒蚕挑出,放在淘米箩中,先用清水洗净,倒入盛有清洁水的溶器里,轻轻搅拌,让蚕在水中吐出毒水排出毒粪,经1~2分钟,蚕体软化时捞出,摊在清洁的蚕匾中,放置清凉通风处,等其苏醒。
(二) 氟化物中毒(废气)
1.症状:发育不齐、食桑缓慢、龄期延长、起眠慢、体型瘦小、体色污暗无光泽、呈铁锈色、身体多皱、头胸昂起、抖动、体皮容易破裂,流出淡黄色透明的血液。
2.防治:①避免在排氟工厂附近种桑养蚕。②对受害桑园进行喷灌,淋失叶面尘氟,或用1~2%的石灰浆将桑叶浸渍处理后喂蚕。③受污染地区,先采嫩叶,后采三眼叶;先采新梢叶,后采下部叶;先采成片桑,后采零星桑。④发现蚕中毒,要严格分批,分级管理,并适当降低饲育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