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蚕饲养的技术模式(二)
【更新时间:2014-02-03】 【
打印 】 【 关闭 】【 我要顶 】
5、添食氯霉素:各龄起蚕和4龄第3天、5龄第3、5天添食500单位氯霉素,以防蚕病。
6、蚕体喷施灭蚕蝇乳剂:用灭蚕蝇乳剂300倍液或500倍液在4龄第2天和5龄第2、4、6天各体喷1次,防蝇蛆病。
四、上簇采茧:上簇就是将熟蚕放到簇具上让其吐丝结茧。熟蚕特征:蚕发育到5龄后期,开始减少吃桑或停止吃桑,并排出大量绿色软粪,胸部透明,身体略软而缩短,头胸部抬起并左右摆动,寻找吐丝结茧的地方,此时为适宜上簇时期。
1、簇具。簇具的种类很多,目前广西以方格簇为主推簇具。
2、上簇密度。纸类方格簇每个156条蚕,也可根据方格多少而定。
3、簇中管理。⑴预上簇:即在屋外干燥地方进行预上簇并架成“人”字形或悬挂,待5-6小时大部分蚕入孔后,将方格簇连同蚕一起移入室内。⑵上簇室温度宜控制在24℃左右,干湿差3-4℃,通风干燥,光线均匀稍暗,防止强风直吹。⑶上簇2天后要拣出病死蚕,以免污染好茧。
4、采茧。⑴采茧适期:以蚕化蛹、蛹体变棕黄色为宜。一般春蚕上簇后5-7天、夏秋蚕上簇后4-6天为采茧适期。⑵采茧:采茧前应将死蚕烂茧拣出后再采好茧。采茧时应按上茧、次茧、双宫茧、下茧(黄斑、紫印、畸形)、下烂茧五类分别放置。采下的茧以2-3粒厚度平辅于蚕匾中。
5、卖茧:卖茧时宜用竹箩筐装运,尽量减少震动,防日晒雨淋。最好在早上和傍晚进行。
五、蚕病防治
1、病毒病——浓病(血液型、中肠型、空头病、浓核病)的防治:①用漂白粉或新鲜石灰粉对养蚕环境、蚕室、蚕具认真消毒,杜绝病源传染发病。②做好各龄蚕蚕体蚕座消毒和提青分批工作,把弱蚕、病蚕、迟眠蚕等淘汰,各龄蚕眠起或给叶前撒石灰粉或“防病一号”减少蚕座蚕病传染。③严格处理、管理好病蚕和蚕沙。④重视桑园病虫害的防治,良桑饱食,减少桑病的相互感染。⑤加强饲养管理,创造良好的环境,蚕室空气新鲜不闷热。⑥药物添食:用些抗生素类药物添食可减少、推迟中肠型及浓核病的发生。
2、细菌病(败血病、卒倒病、胃肠病)的防治:①用漂白粉对养蚕环境、蚕室、蚕具认真消毒,杜绝病源传染发病。②做好各龄蚕体、蚕座消毒和提青分批,严格把弱蚕、病蚕、迟眠蚕等淘汰,各龄期给叶前用“防病一号”,减少蚕座、蚕病传染。③严格处理、管理好病蚕和蚕沙。④重视桑园的培肥管理,良桑饱食,增强抗病力。⑤加强饲养环境的管理,蚕室蚕座干燥不潮湿。⑥用“克蚕菌胶囊”等抗生素类药物添食,可防治和推迟细菌病的发生。
3、真菌病(白僵、绿僵、曲僵)防治:①蚕室、蚕具、环境要彻底消毒,加强通风排湿、暴晒防霉。②各龄蚕用防僵粉、防病一号、石灰粉等对蚕体和蚕座消毒。③注意蚕病、蚕沙的处理,搞好温湿度调节。④桑园周边禁用真菌农药。(全文完)
( 来源:《农村百事通》2007.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