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病防治
【更新时间:2014-02-25】 【
打印 】 【 关闭 】【 我要顶 】
一、病毒性出血症 (兔瘟)。由兔出血症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毁灭性传染病,死亡率95-100%。病兔、隐性感染兔和康复兔是主要传染源。主要是接触传染,也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伤口和黏膜传染。
症状:急性型发病时间短,患兔未出现任何症状即突然死亡。通常出现症状后突然尖叫一声,向前一跳,倒地蹬腿、伸颈、抽搐死亡,有的死后从鼻孔流出带血泡沫液。慢性型多发生于3月龄以内幼兔,患兔体温升高至41℃,精神沉郁,食欲减少,渴欲增强,被毛逆立蓬乱,经1-2天后死亡。
病理变化:眼结膜充血,鼻孔周围有血液。肺、肝、肾、心脏等处呈点状出血。肝脏呈土黄色,质软,肿大1-2 倍。脾脏肿大2-3倍,深红色,切面中央动脉淤血。肾肿大,深红色。
防治方法:本病无特效疗法。一般采用定期接种疫苗,断奶兔和成年兔颈部皮下注射兔瘟灭活疫苗1-1.5毫升,5-7天产生免疫力,经3-6个月再注射1次。有的试用高免血清,皮下注射2毫升/公斤体重,每天1次,连用2-3天,效果较好。
二、巴氏杆菌病。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毒力、感染途径、患病部位、病程长短不同,其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也不尽相同,病的名称也不同,主要包括全身败血、传染性鼻炎、地方性肺炎、中耳炎、眼结膜炎等。多发生于春秋季,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发病率20-70%,急性死亡率40%以上。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伤口或黏膜感染。正常情况下30-80%的獭兔鼻腔黏膜带有巴氏杆菌,一般不表现症状,若外界条件突然变化,如长途运输或饲养管理条件恶化,病菌大量繁殖,毒力增强而发病,潜伏期1-5天。
以全身败血症为例:⑴急性型,又称出血性败血症。病兔精神萎靡,反应迟钝,不食,呼吸急促,体温升高41℃以上,鼻腔流出脓性分泌物,有时发生下痢。病程短者1-2天死亡,长者3天死亡。⑵亚急性型,主要表现为肺炎和胸膜炎。病兔呼吸困难、急促,鼻腔有黏液或脓性分泌物,常打喷嚏。体温升高,食欲减退,有时腹泻,关节肿胀,眼结膜发炎。病程持续1-2周或更长后,因衰竭而死亡。
防治方法:⑴预防,定期注射巴氏杆菌灭活苗,成兔肌肉或皮下注射2毫升/只,幼兔减半,7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4-6个月。⑵治疗,肌肉注射青霉素、链霉素各1-2万单位/公斤体重,2次/天,连用3-5天。也可用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磺胺嘧啶等治疗,肌肉注射2次/天,直至痊愈。对慢性呼吸道症状或打喷嚏的病兔,用2万单位青霉素、链霉素滴鼻,每鼻孔2-3滴,2次/天,连续5天。
三、球虫病。一种严重的寄生虫病,各年龄的家兔均易感,以3个月内的幼兔最敏感,死亡率80%以上。成兔虽发病较少,却是仔兔、幼兔球虫病主要传播者。此外,饲料、饮水、饲养用具及老鼠、蚊蝇、饲养人员都是传播媒介。
症状:⑴肝型球虫病,常发生于1-3个月龄小兔,肝肿大,被毛无光泽,眼球发紫,眼结膜苍白,出现症状后很快消瘦死亡。⑵肠型球虫病,大多侵害20-60日龄小兔。发病时突然侧身倒地,头向后仰,两后肢伸直划动,发出惨叫而死。⑶混合性球虫病,具有上述两型症状,病兔消瘦贫血,下痢与便秘交替发生,尿液黄色而浑浊。
防治方法:用50克威特神球(0.5%地克珠力预混剂)预混剂拌250公斤料,仔兔开始补料连喂45天。氯苯胍预防量为每公斤饲料加150毫克混饲,连用4-5周,治疗量加倍,连用1周。磺胺喹恶啉预防量为每公斤饲料加150毫克混饲,连用3-4周,治疗量加倍,连用2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