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如何养成鳅
【更新时间:2014-01-31】 【
打印 】 【 关闭 】【 我要顶 】
泥鳅被誉为“水中人参”,其味道鲜美,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在医药上也具有较高价值,是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水产品之一。泥鳅因其适应性强、疾病少、成活率高,且繁殖力强、运输方便、饵料易得,已成为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
有的地方利用稻田进行成鳅的养殖。一般来讲,凡泥质、弱碱性和无冷浸水上冒的稻田都可养殖泥鳅。选作养鳅的稻田面积不宜过大,一般以1000平米左右。田埂要加固,并埋下网片或塑料布防止泥鳅钻洞逃逸,进、出水口加设网拦,在田中开挖多个面积为2-3平米、深60厘米以上的坑。与坑相通,开挖纵横数条沟,沟宽、深均为30-40厘米,坑和沟的面积占稻田总面积的10%左右,为夏季高温、施农药化肥及水稻晒田时泥鳅的栖息场所,又便于集中捕捞。
鳅种放养时间以水稻栽插初次耘田后为宜,放种前3-4天在坑、沟内施入腐熟的畜肥培肥水质,然后每亩放3-4厘米的鳅种2万-2.5万尾。鳅种放养后,投喂糠麸、枯饼、蚯蚓、蚕蛹粉、动物内脏等,前期日投饲量为泥鳅体重的5%-8%,以后为5%左右,饲料投放在沟、坑中。稻田应尽量少用农药,必要时选择高效低毒农药,并在阴天喷洒。同时,保持水质清新,防止投饵施肥过量而影响水质。
稻田中养的泥鳅,在捕捞时还可用晒干的油菜秆,浸泡于稻的沟、坑中,待油菜秆透出甜质香味,泥鳅闻而易聚,此时可围埂捕捞。
(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