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植保站:水稻一代螟虫发生趋势预报
【更新时间:2014-03-05】 【
打印 】 【 关闭 】【 我要顶 】
水稻二化螟
一、发生趋势:一代二化螟在沿江稻区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其它大部稻区中等发生。
二、发生时间:预计一代二化螟卵孵高峰期江南、沿江稻区在5月中旬,江淮、沿淮稻区在5月下旬,比去年偏早2-4天。
三、预报依据
1、冬后残留虫口基数偏高,但比去年有所下降。各地调查冬后残留虫口基数全省平均每亩为2418头,比偏重至大发生的2005年、2004年分别减少24.2%、44.0%,与中等发生的2003年相近。越冬死亡率为11.5%。冬后残留虫口基数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沿江中西部稻区和皖南稻区,较2005年增加31.1%-92.3%,其它稻区虫口基数均较2005年有不同程度下降。
2、沿江、江南部分地区灯下诱蛾量高,沿江部分地区田间卵量较大。
灯诱蛾量:太湖县截止5月7日累计诱蛾2169头,是前4年同期蛾量均值的6.9倍。潜山县截止5月5日累计诱蛾1558头,与2005年相近。泾县、宁国市、旌德县、郎溪县截止5月7日累计诱蛾57-196头,比去年偏多。
田间卵密度:太湖县截止5月5日早稻系统田每亩累计为391块,潜山县、宜秀区截止5月8日早稻田每亩220块、133.3块,高于近年均值且田间卵量目前还在上升。
3、发生期较2005年偏早2-4天,与2004年相近。江南、沿江稻区发蛾高峰期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初,卵孵高峰期在5月中旬,江淮及沿淮稻区发蛾高峰期在5月中旬,卵孵高峰期在5月下旬。
4、气候条件对螟虫发生较为有利。据气象部门预报,5月总降水量淮北和江淮之间北部比常年略多,其它地区接近常年略偏少。月平均气温全省正常略高,气候条件对螟虫发育无明显不利影响。
水稻三化螟
一、发生趋势:预计一代三化螟全省轻发生,沿江部分地区中等偏轻发生。
二、发生时间:沿江、江南稻区卵孵高峰期在5月中旬,江淮、沿淮稻区卵孵高峰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
三、主要预报依据
1、冬后残留虫口基数低。各地调查三化螟冬后残留虫口基数每亩为137头,比2005年、2004年、2003年分别减少51.1%、62.7%、70.0% ,死亡率为16.2%。其中除东至县、桐城市分别是去年的1.67倍、1.5倍外,庐江县、枞阳县、青阳县、泾县、宜秀区基数明显低于常年和去年,其它大部稻区未剥查到残留虫量。
2、发生期正常。江南、沿江稻区一代三化螟发蛾高峰期在5月上旬,卵孵高峰期在5月中旬;江淮及沿淮稻区发蛾高峰期在5月中旬,卵孵高峰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
防治技术意见
1、防治策略:保益控害,治小田保大田。
2、防治对象田:早稻大田、单季稻秧田、部分早栽单季稻大田。
3、防治适期:沿江、江南主体防治时间为5月中旬后期至下旬,江淮、沿淮主体防治时间为5月下旬至6月上旬初。
4、防治技术措施:早稻区于防治适期内对亩卵量达120块或枯鞘团达80个的田块用药防治一次,二化螟有多个发蛾高峰的地区一周后再补治一次。单季稻区秧田于防治适期内对亩卵量达100块以上秧田用药防治一次,重发区视虫情再补治一次,也可以人工摘除卵块带出田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