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粮油
怎样防止水稻“小老秧”
【更新时间:2014-01-12】 【 打印 】 【 关闭 】【 我要顶
有些水稻在栽插后20多天、甚至一个多月还下肯发棵,秧苗生长缓慢,分蘖不正常,一些秧苗还抽出长3厘米左右的小穗,几天后又干枯了。这种被稻农称为“小老秧”的早穗现象,严重影响了水稻的生长和产量。防止水稻形成“小老秧”,关键是抓住插前秧苗培育和插后稻田管理两个环节。水稻“小老秧”的形成原因及防止措施如下:

形成原因 一是床温过高,生长发育速度过快。日平均气温20℃左右,最有利培育壮秧,超过30℃秧苗素质变劣,当2叶1心期苗床温度连续2天超过25℃时,生长点受高温刺激,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进入幼穗分化期,插秧30天左右便会抽穗变成“小老秧”。

二是越区栽培,早熟品种生长过快。因为早熟种感温性强,苗床一遇高温便会加速生长,加上阶段积温超常,缩短了生育期,打破了早熟品种的生长规律,提前抽穗变成“小老秧”。

三是秧龄过长,延长了秧苗缓苗期。有人误以为秧龄越长苗越大,插后分蘖越多,这是一种误解。中苗苗龄为28-32天,大苗苗龄为35天左右。正常最适宜日数不超过本品种叶数的1/3,即早熟品种叶龄不超过3-3.5片,中熟品种叶龄不超过4片,晚熟品种叶龄不超4.5片,秧龄一长营养生长变短,便会出现“小老秧”。

另外,苗床播种量大,本田插秧密度大,加上本田施肥不足,也会不同程度的出现“小老秧”。这是因为苗床叶片拥挤,肥料消耗过大,秧苗细弱生长不良,插秧密度过大,主茎多,分蘖少,便会出现早穗。而施肥量小,营养生长期缩短,再加上春季低温,有效成份释放慢,前期营养不足,分蘖少,提前进入生殖生长期也会出现早穗。

防止措施 要想防止“小老秧”出现,首先是选择适合本地区栽培的品种,严防越区栽培。因为越区栽培极易发生早穗或贪青。第二要降低播种量。水稻播种量每平方米300-400克最佳,叶龄35天左右。第三要加强苗床管理。苗床管理要本着“宁冷勿热”的原则,第2片叶伸出后,温度控制在20℃,自第3片叶开始温度控制在18℃左右。第四要加强水分管理。水分管理要“宁干勿湿”,播前浇透底水,2叶1心期无明显旱象尽量不浇水,2叶1心期后逐渐增加水分。第五要做到平衡施肥。平衡施肥,能促使早生快发,增加分蘖。一般磷、钾肥总量的50%、氮肥总量的30%做基肥;氮肥总量的30%-35%做分蘖肥,15%-20%做调节补充肥,10%-15%做穗肥,5%-10%做粒肥,钾肥总量的50%做穗肥,其余做追肥。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农村婚介 | 农业知识
Copyright © 2007-2022 www.chnnw.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QQ:806318180 网站维护:桂林网站建设  备案:桂ICP备16009539号-24
部分文章出自网络转载,本网不承担此类文章侵权行为的直接及连带责任;如发现侵权或错误请与站长联系,我们会及时做出调整。
[广西腻子粉] [柳州网站建设] [桂林叉车] [桂林白蚁防治] [南宁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