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粮油
单季晚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控技术
【更新时间:2014-01-14】 【 打印 】 【 关闭 】【 我要顶
水稻黑条矮缩病自1998年在稻—麦种植区重发生后,近几年该病发生一直较轻,没引起足够的重视。但由于去年受暖冬天气的影响,在大小麦田、杂草上越冬的灰稻虱死亡率低,田间残留虫量高,再经过3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一个世代的繁殖后,田间数量大增,每亩空闲田灰稻虱数量在10万只以上。目前,在早稻田已查到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病株,说明我市已具备水稻黑条矮缩发生的毒源,随着大小麦收割、寄主杂草看麦娘成熟,灰稻虱成虫已开始迁到早稻田、单季晚稻秧田、直播田上产卵危害,同时传播水稻黑条矮缩病毒。据浙江省植物保护检疫局的调查,全省灰稻虱带毒率普遍较高,局部地区已接近或超过12%的大流行指标。为此,各地要充分认识水稻黑条矮缩病危害性,当前主要做好秧田和本田前期的灰稻虱防治工作。

  1、全面开展药剂浸种、拌种。结合水稻种传病害防治,大力推广35%稻拌成、80%锐劲特、25%吡虫啉等药剂浸种、拌种,利用药剂的内吸传导作用控制秧苗早期灰飞虱传毒。

  2、狠治秧田一代灰稻虱成虫。选择持效性较好的氟虫腈(1克装80%锐劲特)、25%吡虫啉(博得、先净)等,与速效性较好的毒死蜱(48%新一佳、40%兴攻)、异丙威、混灭威、敌敌畏等结合使用。移栽前2—3天用好送嫁药,做到带药移栽。

  3、适期防治本田前期灰稻虱。直播稻田的灰稻虱防治,于播种后7—10天(秧苗露青)用药。移栽稻本田一般在移栽后10天左右,结合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的防治进行兼治,隔10天左右再治第二次,7月份后由于气温高,灰稻虱的数量将下降,灰稻虱的传毒能力降低不需作专门的防治。在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常发区。在治虱防病时,选用菌克毒克等病毒钝化剂预防1-2次,可提高植株抗病毒能力,减轻发病危害程度。要注意交替用药,可延缓灰稻虱抗药性产生,并注意毒死蜱、敌敌畏等农药的安全使用。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农村婚介 | 农业知识
Copyright © 2007-2022 www.chnnw.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QQ:806318180 网站维护:桂林网站建设  备案:桂ICP备16009539号-24
部分文章出自网络转载,本网不承担此类文章侵权行为的直接及连带责任;如发现侵权或错误请与站长联系,我们会及时做出调整。
[广西腻子粉] [柳州网站建设] [桂林叉车] [桂林白蚁防治] [南宁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