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的科学播种技术
【更新时间:2014-02-27】 【
打印 】 【 关闭 】【 我要顶 】
一、播期。一般从本地多年气象资料中找出日平均气温稳定降到0℃的日期,然后从这一天向前推算,将每天平均温度累加起来(平均气温低于0℃的不算),直到温度总和达到或接近570℃的那一天,就是理论上的最佳播期。在最佳播期的前后5天播种为适宜播期。
二、播量。一般确定小麦适宜播量的具体方法,可"以田定产,以产定种,以种定穗,以穗定苗,以苗定播量"。计算方法是:
每亩播量(千克)=每亩计划基本苗数×千粒重/1000×1000×发芽率×田间出苗率。
实践证明:一般在适期播种范围内的小麦,要求每亩出苗15-20万。根据这个指标,通过计算再确定播量,凡播种偏早的还可减少播量,偏晚的可适当增加播量。
例如:已知计划苗数20万,千粒重为40克,发芽率为90%,田间出土率是一个理论值,一般定为80%,计算结果如下:
每亩播量(千克)=200000×40/1000×1000×90%×80%=11.1千克。所以,每亩播量应为11.1千克。
三、种植方式
1、等行距条播:一般田间用17厘米等行距机播,肥力较高的地块,特别是高产因为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亦可加大到20-24厘米。这种方式的优点是行距较窄,单株营养面积均匀,能充分利用地力和光照,植株生长健壮整齐,对亩产350千克以下的产量水平较为适宜。
2、宽窄行条播:也叫大小垄,优点是既保证了密度,田间通风透光较好,也便于田间管理。这种方式一般在高产区使用。一般采用窄行15厘米、宽行20-24厘米;高产田可采用窄行15厘米、宽行30-33厘米。
3、宽幅条播:行距和播幅都较宽,如有的地方改制的宽幅耧,条播7厘米,行距20厘米;有的采用行距23厘米的耧靠播等。这些方式的优点是:减少断垄播幅加宽,种子分布均匀,改善了单株营养条件,有利于通风透光,适于亩产350千克以上的产量水平的麦田。小麦播种深度以3-5厘米为宜。
四、巧施种肥。种肥是指在播种时与种子一起施入沟内的化肥。一般每亩可用氮、磷复合肥料5千克左右,也可用硫酸铵5千克加三料过磷酸钙5千克左右。种肥的主要作用是促进分蘖、增加根系,对培育冬前壮苗有很大的作用。特别对比较干旱的麦田和晚播麦田,增产效果更为显著。
五、播后镇压。镇压的主要作用是进一步压碎土块,沉实土壤,促使土壤下层水分上升(俗称提墒);同时还可以使种子和土壤进一步密接,有利于早出苗,育壮苗。播后镇压的时间和工具,视土壤水分而定。一般应随播随压。但土壤过湿的麦田,应适当推迟镇压时间,以防板结,影响出苗。
六、整修毛渠。播种以后,要抓紧在3-4天内整修好渠道,既要保证能随时灌溉,又要力争渠旁全苗,提高土地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