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期麦田别施异丙隆
【更新时间:2014-03-05】 【
打印 】 【 关闭 】【 我要顶 】
一、问题
12月25日,张家港市凤凰镇周月兴来电话说,当地有数千亩地小麦从1周前开始出现叶片发黄等不同程度的受害症状。这些麦田曾在12月初使用异丙隆除草,一般每亩用50%异丙隆125克,施药后1周左右当地遇强冷空气南下,气温大幅度下降,并出现霜冻。受害麦苗一般处于3-4叶期,严重的田块受害苗比例达50%,部分麦苗整株死亡。他问,麦苗出现上述受害症状与前期施用异丙隆有没有关系,对受害麦田如何补救。
此前,在12月19日,兴化市大垛镇戴日舒来电话说,当地有4亩麦田12月8日每亩用50%异丙·苯磺可湿性粉剂240克化除,10天后麦苗出现冻害症状,受害麦苗叶片似开水烫伤状,有的麦苗心叶也出现受害症状,全田有20%的麦苗受害,其中有5%的麦苗整株枯死。
12月20日,如皋市九华镇汤乔林来电话说,当地有50多亩地的麦苗出现冻害症状,受害麦苗叶片呈水渍状,后萎蔫、枯死。大部分受害麦苗地上部逐渐枯死,缩茎段和地下部根系尚好。据了解,受害麦田一般在12月上旬麦苗2叶1心期至3叶1心期每亩用麦草星(50%异丙·苄可湿性粉剂)100克化除,用药后15天左右出现受害症状。播后覆土少、露籽麦多的田块如稻套麦田麦苗受害重,几乎每株麦苗都受害;播后覆土多、露籽麦少的田块麦苗受害程度较轻,受害麦苗约占5%。在12月18日前后当地遇到了低温天气,最低温度低于0℃,小河里的水面上结了一层薄薄的冰。
最近一段时间,农技001工作室接到多位读者打来电话反映类似情况;另有一部分读者在12月23日前后打来电话说,当地气温有所回升,最低温度在3℃以上,最高温度在10℃以上,不知道是否能抢在温度较高的时候在麦田用异丙隆化除。
二、分析
江苏省农科院杂草研究专家娄远来研究员就上述有关问题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异丙隆能降低麦苗的抗寒能力,喷药后遇低温会产生“冻药害”。今年水稻生产上为了避开灰飞虱传毒高峰期推迟种稻,一些地方直播种稻,水稻腾茬迟,导致小麦播种过迟,苗期温度低,麦苗生长量小,抗寒抗冻能力差,施用异丙隆后遇低温加重了冻害的发生。异丙隆的药效期有30-45天之久,在小麦2-3叶期喷施异丙隆后10-15天内遇低温寒流,麦苗仍有可能出现冻药害。稻套麦田麦苗受冻药害程度重,一方面是因为今年水稻收获期推迟,麦苗与水稻的共生期拉长,小麦出苗期间温度偏高,又遇连续阴雨,水稻收割后麦苗已有1-2张叶片,并且田间杂草已出苗,为了防除田间的杂草,许多地方在水稻收割后2-3天就施用了异丙隆等除草剂化除,此时麦苗较嫩,施药后遇低温容易导致冻药害发生;另一方面,在稻套麦栽培条件下,麦苗与水稻有一段共生期,在共生期间小麦受水稻保护,水稻收割后麦苗失去了水稻的保护,对风吹、低温阴雨等恶劣天气的抵抗力弱,喷施异丙隆后遇低温受冻药害的可能性增大,受害程度也会加重。稻套麦田施用异丙隆等除草剂,应在水稻收获后10-15天,麦苗已老健时施药。施用异丙隆后遇低温产生冻药害的程度与露籽麦的多少关系不大,但如果施用的是异丙隆与其他除草剂的复配剂,不排除其他除草剂对露籽麦产生药害的可能性。
据了解,异丙隆为取代脲类选择性内吸传导型除草剂,药剂主要通过植物的根系吸收,在导管内随水分向上传导到叶内,抑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受药害的杂草表现为叶尖和叶缘褪绿,发黄,最后枯死。在用药浓度过大或用药后遇低温等情况下会对小麦造成药害,使麦叶发黄。异丙隆能降低麦苗的抗寒性,喷药后遇低温会加重对麦苗的冻害,寒流来临前后3天内,或夜间有严重霜冻时,以及嫩苗、积水田应避免使用含异丙隆的药剂,否则容易产生冻害、药害。
三、对策
施异丙隆后遇低温造成冻药害的麦田,如果田间麦苗受害程度较轻,只是叶片出现发黄等现象,没有出现死苗,以后麦苗能逐渐恢复正常生长,对产量影响不大。如果受害较重,但田间没有死亡的麦苗仍较多(田间每亩总茎蘖苗在10万以上),不要轻易改种。对遭受冻药害的麦苗,没有太好的补救措施,喷施腐植酸液肥有利于促进麦苗恢复,促进受害轻的麦苗早恢复、早分蘖,促进麦苗群体数量增加。对田间死苗严重的地段,当前可以趁土壤不封冻的时候从群体过大的麦田抽行挖取麦苗移栽,以减少损失。受害特别严重、田间麦苗群体严重不足的田块应考虑改种其他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