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粮油
水稻“两迁”害虫的无公害防治技术
【更新时间:2014-03-03】 【 打印 】 【 关闭 】【 我要顶
6月份水稻生长相继进入分蘖盛期、幼穗分化期,田间小环境利于稻飞虱的繁殖为害。同时,气候条件及田间小环境也利于第三代水稻“两迁”害虫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滞留本田繁殖为害。6月上旬至6月中旬水稻“两迁”害虫进入为害高峰期,在部分稻区将偏重发生。因此,此期是防治第三代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的关键时段,达标的稻区要适时(低龄若虫、幼虫期)进行防治。鉴于水稻“两迁”害虫出现抗药性问题,各地在推广应用高效、优质、对口新农药时,应注意合理选配农药,大力推广无公害防治技术,通过运用科学的防治手段,有效地控制水稻“两迁”害虫的为害。

  1.稻纵卷叶螟的防治

  三江侗族自治县稻纵卷叶螟虫源既有本地虫源,又有外地虫源,因而增加了防治的难度。目前防治该害虫仍以化学防治为主,可亩用48%毒死蜱乳油70毫升或1.0%阿维菌素乳油40毫升或5%锐劲特悬浮剂40毫升兑水45~60公斤喷雾防治。施药时,田间应保持水层田。如果防治失时,幼虫已达4龄以上,稻叶已现枯白时,可改用锐劲特50~60毫升对水45~60公斤喷雾。为了提高防治效果,在施药前最好用竹扫把扫动禾苗,使幼虫受惊从禾叶内出逃,以增加虫体直接接触药液的机会。推广在田间安装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等物理、生物防治技术,以减少稻田环境污染,生产无公害食品。

  2.稻飞虱的防治

  2.1生物防治。一是看苗放鸭,分期抢放,虫多多放,虫少少放,以鸭治虫。前期放小鸭,中期放大鸭,后期放小鸭。但应注意在白叶枯发生区不宜放鸭,以防止病菌传播蔓延;利用蜘蛛治虫地区也不能放鸭,因鸭子既捕食害虫也捕食蜘蛛;二是不施甲胺磷等广谱性的高毒农药,以保护和利用蜘蛛和天敌昆虫来控制害虫种群的发展。

  2.2药剂防治。将苗期每100蔸禾有虫300~500只或短翅型成虫3~5只,穗期每100蔸禾有虫800~1000只或短翅型成虫10只以上的田块列为防治对象田,亩用10%吡虫啉15克或20%康福多6~8毫升或25%扑虱灵50克兑水45~60公斤喷雾防治。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农村婚介 | 农业知识
Copyright © 2007-2022 www.chnnw.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QQ:806318180 网站维护:桂林网站建设  备案:桂ICP备16009539号-24
部分文章出自网络转载,本网不承担此类文章侵权行为的直接及连带责任;如发现侵权或错误请与站长联系,我们会及时做出调整。
[广西腻子粉] [柳州网站建设] [桂林叉车] [桂林白蚁防治] [南宁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