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萝卜越冬刨挖气调保鲜技术
【更新时间:2014-01-29】 【
打印 】 【 关闭 】【 我要顶 】
胡萝卜是以食用肉质根为主的蔬菜作物,富有人体需要的多种营养成分,并有一定的食疗保健作用,素有"小人参"之称,常年需求量很大。但由于多数胡萝卜品种,具有光敏、春化特性,错季种植极易发生先期抽薹现象,在我国北方多以夏种秋收为主,春夏季生产量极小致使市场断档期较长。为满足需求,自2000年起,我们试验实施越冬刨挖,春季气调窖藏保鲜技术,不仅省工省力,有效减少了伤烂损失,又可调剂淡季供给,获得较高经济效益,受到菜农欢迎。现将技术要点和贮藏效果报告如下。
一、越冬刨控。霜降后,选择肉质根较大、直筒型、耐贮藏的优质品种,将胡萝卜缨带顶割。上冻前,浇防冻水,并用腐熟厩肥拌和切碎的玉米秸秆覆盖10-15厘米。气温过低时,再覆盖秸秆或支架简易拱棚保温防冻。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地上覆盖物御寒,避免伤热、受冻,并注意防止地下害虫及田鼠盗食为害。
二、贮前准备
1、建窖搭棚。在地势平坦、交通便利、阴凉通风处,按东西走向,开挖深度为1.5-1.8米的长方形地窖。窖体大小,依贮量而定,也可用地理位置适宜的菜窖改建。改建时,要削切去四壁及底部的表土,避免害虫和有害微生物侵染。在地上,沿窖缘用土坯或泥垛起高80-100厘米,厚50厘米的土墙,北面留门,修出上下通道。南面每隔2米预留50厘米见方的通风窗,门窗增挂棉布帘。窖顶留出换气口后,覆盖秸秆、油毡等隔热材料,然后用细泥将墙体和窖顶抹严,以防透风漏气。在窖顶四角起垛,架设遮盖物避免阳光直射,遮阴防雨,并做好防鼠处理。
2、适时刨挖。翌年春季化冻后,地温超过5℃时,及时刨挖采收。搬运时,注意轻拿轻放,严防碰撞、挤压和机械损伤。
3、贮前处理。采刨后的胡萝卜,要进行严格分极挑选,选择色泽、形态端正,肉质根较大,无开裂、分叉、无病虫侵蚀和无机械伤的个体。越冬前没有割净生长点的,及时用刀削去茎盘,以防在贮藏过程中发芽、抽薹,造成糠心。挑选出的胡萝卜,用2%的碳酸氢钠水溶液交叉咬合摆放,以防倾倒塌垛。垛高以底箱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为限。箱与箱、垛与垛、垛与窖壁之间要留出空隙,以增强通风散热效果,并保持垛温均衡,换气通畅和管理作业便利。
4、扣帐气调。选用厚度为0.15-0.2毫米,透气性能好,抗老化能力强,洁净无毒的PVC薄膜热合成的气调保鲜帐,帐扣在箱垛上,四周自然下垂暂不压严,罩帐而不封帐。在帐内有代表性的位置,安放温、湿度计。待帐内温度稳定在3℃时,将气帐四周用湿土封严压实。帐顶要支成屋脊形,以保证账内结露水顺利下淌。
四、贮期管理
1、控温保湿。胡萝卜适宜贮藏的温度为1-5℃,相对湿度为85-95%。封帐后,白天关严门窗、换气口,夜间打开,通风降温。当夜间最低气温高于5℃时,尽量不要开启门窗,以防高温侵入,造成伤热腐烂。胡萝卜肉质根的含水量为88.2%,且没有保护层,表皮保湿能力差,湿度偏低时,容易失水萎蔫,抽顶糠心。此时,可在箱垛上覆盖湿麻袋或通过在垛底砂土上洒水进行调节,也可将帐外存放的冰雪挪堆到帐内,降温增湿。
2、合理调气。由于胡萝卜肉质根长期生长在地下,可以适应较高浓度的二氧化碳环境。封帐后,通过肉质根自身的呼吸作用,消耗帐内氧气,释放出二氧化碳,使二氧化碳迅速达到8-10%,氧气1-2%的适宜范围,既利于贮藏保鲜,又能抵制病害发生。在贮藏过程中,应定期用奥氏气体分析仪监测帐内气体组成成分,发现二氧化碳浓度偏低时,多因气帐封密不严所致,要及时封堵;二氧化碳浓度超标时,要在气帐一角掀起一条小缝,换气补氧,经维持帐内适宜的气体组成,确保贮藏质量。
3、适时出窖。贮藏过程中,要定期观察、监测帐内温、湿度和气体成分变化,随时调控,并及时将有病变或腐烂现象的肉质根剔出深埋,有效延长贮期,提高贮藏保鲜效果。贮藏后期,依据窖温变化和市场行情,适时出窖。出窖时,可将胡萝卜整齐装入厚度为0.08毫米,容量为25千克的聚乙烯薄膜袋内,既便于搬倒运输,又利于保湿防污,提高肉质根的质量和商品价值。
五、窖藏效果。越冬采刨挖春季气调贮藏60天,好根率达98%,比常规贮藏对照高16%,含糖量升高,脆嫩多汁,适口性好,新鲜如初。窖藏90天,好根率87%,而对照除部分腐烂外,其余全部干瘪糠心。该技术方法简便、成本低、贮期长,自然损耗少,好根率高,每千克销售价格可提高0.5-0.75元,增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