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育雏鹅五要点
【更新时间:2013-12-29】 【
打印 】 【 关闭 】【 我要顶 】
1、选择雏鹅:健康正常的雏鹅表现为重量适中,卵黄吸收好,脐部收缩良好,毛干后能站立,叫声宏亮,毛色光亮,活泼,眼睛明亮有神且灵活。发育不良者表现为重量较轻或过重,脐部收缩不良,卵黄吸收欠佳,呈现大肚脐或钉脐并带有血污,软弱无力,叫声尖而低,毛干燥,眼睛无神。这类雏鹅难以饲养,应予淘汰。
2、控制温度:初出壳的雏鹅绒毛稀少,自身调节体温能力差,难以适应外界温度的变化,因此必须控制好温度。冬春育雏温度一般控制在28-30℃,7天后每天下降1℃。温度下降至16-18℃时,就可常温饲养。
3、调节湿度:育雏室潮湿会影响雏鹅生长,且易引发病害。育雏室过于干燥又会使雏鹅体内水分通过呼吸向外过量散发,致使雏鹅体内残余蛋黄吸收不良。育雏室相对湿度一般调节在55-60%,14日龄后调至50-55%,并根据温度高低调整湿度。
4、开食方法:雏鹅出壳24小时后即可开食。开食前先饮水,饮水中加放少量葡萄糖或维生素,以利于清理胃肠,排除胎粪,供给营养。雏鹅开食饲料最好用半生半熟的大米饭。5天后在饲料中加入少量青饲料,最好将青饲料切成细丝喂。雏鹅会采食后,就将饲料撒在竹席或塑料布上,让鹅自由采食,每日喂6-8次,少喂勤添。
5、重视防疫:冬春季节应特别重视防疫工作。雏鹅出壳后2-3天,每只注射小鹅瘟高免血清0.5毫升,5日后注射1:100倍稀释的小鹅瘟疫苗1毫升,14天后再注射1:50倍稀释的小鹅瘟疫苗0.5毫升,以预防鹅瘟发生,有条件的还可注射一次禽出败菌苗,预防禽出败。饲养期间做好消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