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水果
葡萄病害防治六误区
【更新时间:2014-01-30】 【 打印 】 【 关闭 】【 我要顶
在葡萄生产中病害的防治是栽培成功的关键,但由于在生产中存在着一些防治上的误区,从而导致葡萄病害严重发生。

一、重治不重防 许多病害往往是在发生明显的症状后,才开始急于施用有效的治疗性药剂,但是治疗性的药剂的药剂由于长期多次使用,使病菌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防病的效果不断变差,使病害更加难以防治。保护性的药剂能起到很好的控制病源和保护植株的作用,并且不会产生病菌的抗药性,这类药剂防病往往被忽视。

二、乱混乱配 在有多种病害发生时,不分清病害的种类,不了解药剂防治的针对性,只是为了节省施药用工,达到一工多效的目的,常将几种药剂混合在一起使用,尤其是目前市面上一些商品药本身就是复配制,这反而更使病菌产生多向的抗药性,再换用其他的药剂也根本无效。

三、重量不重质 即重视用药次数,而忽视再次的用药质量,病害多发季节,每隔7-15天用药一次,或雨后用药一次,许多果农按此规律用药,但常出现用药不到位的现象。如霜霉病没有重点喷叶背,黑痘病没有重点喷植株的幼嫩部分等,喷施保护性的药剂时,不周到不全面,留有许多死角,造成病害的再次发生。

四、重防果不防叶 果穗有病易引起注意,而叶上的病常常被忽视。生产上常见因霜霉病危害而造成大量的植株落叶的现象。

五、重采果前轻采果后 在葡萄采收前较为精细管理,但采果后便不再管理,造成后期病害大量发生,落叶提早,严重影响次年的产量

六、重视化学防治 忽视综合栽培措施 葡萄病害的发生与架面内外的通风透光、土壤的肥水状况,树势的强弱密切相关,单纯化学防治很难从根本上解决。

鉴于生产上存在的这些误区,在葡萄病害防治时应坚持以防为主,对症用药,合理混配,采用交换使用的科学用药原则,并通过加强肥水改善光照。增强树势等综合的栽培措施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防治效果。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农村婚介 | 农业知识
Copyright © 2007-2022 www.chnnw.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QQ:806318180 网站维护:桂林网站建设  备案:桂ICP备16009539号-24
部分文章出自网络转载,本网不承担此类文章侵权行为的直接及连带责任;如发现侵权或错误请与站长联系,我们会及时做出调整。
[广西腻子粉] [柳州网站建设] [桂林叉车] [桂林白蚁防治] [南宁网站建设]